《人世间》| 催泪剧情背后的周氏家风

  云族谱   321
       央视《人世间》一经播出,热度至今不减,该剧将周志刚家族所代表的东北居民当代家族变迁史及其蕴蓄的东北地缘内生力,以一种生动有力的方式描绘出来,引发国民现象级追剧,观众被周家三代人命运的转折深深打动。
       跨越五十年,人世沧桑,苦难的时代,苦难的人民,苦难的家庭,诚如一首歌所唱到“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过去、未来共斟酌”。全剧中所浸润的对人世间的悲悯及热爱的情怀,其中最令我感触的,还是不管历经任何风雨,都始终团结在一起的周家三兄妹。
       周家的长女周蓉,是个倔强又任性的人。她隐瞒父母,独身一人跑到贵州的大山里,嫁给出身贫苦、比自己年长许多、戴着“反革命”帽子的北京诗人。即使如此,周父还是千里迢迢跑到深山中看望她,给她带去那个年代难觅的白面,只因她胃不好,吃不得硬米。剧中,有句话,是周父说给“私奔”的周蓉的:“你可以不要我这个父亲,但我还想要你这个女儿。”面对如此叛逆的女儿,父亲却依旧选择了原谅,选择了爱与包容。
       周家的大儿子周秉义本是周父最得意的儿子,但他娶了省长的女儿,吃住都在郝家,几乎就像是“入赘”当了倒插门女婿。因为周家与冬梅父母的身份地位差距悬殊,周父周母甚至到死都没能见见亲家的面,同时由于冬梅在下乡时曾经掉落入冰冷的水中,导致无法生育,周秉义一生无子。虽然心里有巨大落差感,周父周母却表示理解,反而十分心疼周秉义和郝冬梅。
       在周家三兄妹中,周秉昆是最愚笨的孩子,或许在外人眼里,周秉昆是周家三儿女最没有出息的一个,学习不如哥哥姐姐,工作也不如,就连娶的媳妇还是个离婚带孩子的。按理说,这样的孩子是不是糟糕透了。因为周秉昆觉得父亲看不起自己,在火车站和父亲大吵一架,从此七年不写信给父亲,甚至一个口信都没有,七年未曾与儿子通信,周父饱受七年的思亲之苦。然而周父却并没有记仇,回家后和周秉昆彻夜详谈,最终冰释前嫌恢复如初。 
       周家兄妹自小一起窝在狭窄的小瓦房,各自奔赴人生远方,经历尘世洗礼,被岁月打磨,兄妹之间产生过冲突、隔阂、矛盾,但最终回归到“老周家”。老大周秉义刚正,老二周蓉雅奇,老三周秉坤憨实,周家三兄妹之所以能够呈现出不同的人生景致,并且一道在人生道路上修出“正果”,重要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两方面不可缺少:
       一是传承了来自父辈的以正气凛然为核心的家风,它来自父亲周志刚和母亲李素华的言传身教;二是延续了周家的手足情深的家族精神。正是这种手足情深保障了这三兄妹在改革开放的激流险滩中风雨同舟、互帮互助地平稳度过,没有让任何一位掉队。
       其实,《人世间》给我们讲述是一个再质朴不过的道理,人间烟火,处处生活,家庭永远是人气、人生、人性的港湾。如今,我们身处一个聚变和裂变都很快的时代,不少人整天抱怨世界不公、人性自私、竞争残酷,有人正在努力,寻找“心灵家园”,渴望“抱团取暖”,渴望从父辈祖辈那里汲取精神滋养,其实家风族规不单单是老周家有,每个姓氏家族、每个家庭都有值得传承的东西,老周家的或许你家早已有,你家有的老周家或许没有,有兴趣可以翻翻你们家的族谱,从中寻找一下你们的家族故事。


(以上部分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